李学军:“因为残疾,所以把社区残疾人的需要装心里”

“不必觉得不幸,世界上比自己痛苦的人还有很多,需要自己的人也很多。”这,是泰山区泰前街道御碑楼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李学军记录在工作笔记扉页的一句话。

李学军,男,1967 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御碑楼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同时担任御碑楼社区秘书、红白理事会秘书长、统计员并主管社区老龄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山东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泰安市、泰山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以及泰山区“百佳优秀志愿者”、“百佳明星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御碑楼社区提到李学军,居民们都耳熟能详,尤其是社区的几户残疾人家庭,更是和他熟的很。但当笔者见到他时,却意外发现,这个“名人”走路有点跛。然而,就是这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将社区63名残疾人的需要装在了心里。

苦钻业务,只盼能帮助更多残疾人

在李学军家卧室的书桌上,摆放着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肢体残疾系统康复训练》和《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等很多笔者极少听闻的书籍,每本书上都细细的标记了重点,有的甚至翻起了毛边。正是这些书籍,填充着李学军的大部分业余时间,也让他掌握了过硬的残疾人工作业务知识。

正如李学军所说,“我要为残疾人服好务,首先自己的业务知识得过关。”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刻苦钻研学习,深刻领会各类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极为精通。

对专业知识的驾轻就熟,让他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广大残友着想,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针对上级出台的各类残疾人帮扶政策,他总能及时准确的将残友们对号入座,特别是对一户多残和老残一体的困难残疾人家庭,他经常亲自上门给他们申报救助项目,对没有列入低保的家庭热心帮助申报低保,争取下一年列入残疾人生活救助,仅去年社区便有24位残疾人享受到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金1.6万元。

赤诚帮扶,想让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如果没有小李的关心照顾,我们家的日子不会像今天这样,他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这是社区重度智力残疾人李莉的母亲聊到李学军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重度智力残疾的李莉,长期面临着生活无法自理且没有经济来源的困境,家里仅靠年迈母亲的一点零工收入维持生计。李学军在详细了解到李莉家庭实际困难后,立即多次与各部门协调沟通,积极为她办理低保,有效地缓解了她家经济困难,而且,平时只要有空,特别是逢年过节时,他总要去李莉家坐坐,顺便送来一些家里常用的生活用品,虽然东西不贵重,但一点一滴都是他对这个残疾人家庭的牵挂和关心。

在御碑楼社区,像李莉一样让李学军挂在心里的残疾人家庭还有好几家,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将这位社区工作者看做了自己的家人,而从帮助买药治疗,到自己花钱赠送轮椅,李学军想让自己身边的每一名残疾人过上好日子。在李学军看来,正是因为自己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所以,他更知道残疾人的不容易,更知道他们的需要,更要力所能及地温暖每位残疾人。

耐心细致,把残疾人的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尽管自身肢体残疾,但走路微跛的李学军对社区每一户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随意提到一个残疾人姓名,他都能详细的说出他们的具体住址、残疾类别和等级以及其家庭情况。

这些年来,李学军走家串户深入每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基层信息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了基础数据库,为社区63名残疾人办理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为每名残疾人朋友建立了详细的个人纸质和电子资料,做到一人一档,而且创新性地按残疾类别和等级进行了分类管理。并且,他还经常走进残疾家庭,及时对档案进行动态更新。

为帮助社区残疾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李学军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尽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他不仅在社区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还请专职康复医生定期来为残疾人做康复指导,据统计,三年来共为各类残疾人朋友提供各种针对性康复服务200余人次。

同时,李学军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目前已在社区物业、广场园林安置4名残疾人工作,救助残疾家庭学生7名,将符合条件的12户共14人城镇贫困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社区全部重度残疾人均已参加居民医保。如今,在他的努力帮助下,社区已为28名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办理了两项补贴、为30多名肢体、视力、智力残疾人申领了轮椅、拐杖、盲人读书机等各种辅助器械,这让更多的残疾人不仅能够正常生活,更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成为了现实。

 

 

                            (泰山区残联)

发表日期:2016-12-02
上一篇:
下一篇:
失去光明,他用双手点亮幸福生活---泰山区盲人按摩师 张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