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懂,蹚将又是什么呢?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懂,蹚将又是什么呢?

另据学者考证,“响马”一词原出于山东,一说自东汉以后,山东的土匪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马跑起来,铃铛很响,故称土匪为响马。山东历史上多次农民大起义,也有人把响马称为英雄好汉的代名词。其实,许多响马队伍不是土匪,而多是义军。

山东之所以多“响马”,这也是与朝政的逼迫有关。比如明代的“马政”,就是催生“响马”的直接推手之一。当时政府推动马匹“民牧”,即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实行,订有应纳马驹数,若不够,养马户须赔偿,养马户多因此破家,转为“响马”,以此谋生。

山东地区在古代逢荒年出现骑马之结队盗匪;犯案以前常“官兵奈我何!”山东响马在近代的“最精彩”一次亮相,当是1923年5月间孙美瑶发动的轰动国际的临城劫车案。

“响马”就是人们熟悉的盗匪,那么,“蹚将”又是什么鬼呢?说白了,“蹚将”也是土匪的别称。河南的土匪为何称“蹚将”?史料记载并不多,朱新繁在其所着《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一书中,对此有相关诠释:“河南人民叫土匪为‘老汤’,不知是什幺意思,他们提起了‘老汤’,就谈虎色变。”

河南人(确切地说,就是豫西人)之所以把土匪叫做“老汤”,也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因为晚清民国年间,在土匪活动最频繁的豫西南山区,常年流动着一支数量相当庞大的青年农民打工队伍,每到冬日的农闲季节,则应募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人在当地被称做“蹚匠”。一旦工作减少,无所事事,成队的蹚匠极易变成杆匪,以致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在在鲁山的方言里,土匪统称“蹚将”。

在民国初年,最有名的蹚将就是河南省宝丰县绿林的首领白朗,他为了发泄对袁世凯的不满,改变袁世凯统治的现况,组织了一批农民跟着他一起起义。从豫、皖、鄂转战到秦、甘,整个行进路程穿过了5个省份,成功拿下了50多座大大小小的城池,可惜还是败给了段祺瑞,死于1914年。1949年以后,由于政府大力打击土匪,所以曾经风云一时的胡子、响马和蹚将都随风而逝、消失于历史深处了。

(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

LOLS11赛季皮肤领取时间 11月17日结算
365比分下载

LOLS11赛季皮肤领取时间 11月17日结算

📅 07-13 👁️ 9345
小米首款 AI 眼镜发布:第一人称相机、超级小爱、看一眼支付,1999 元起
确定物理量代数关系:无量纲化方法
365直播网APP下载

确定物理量代数关系:无量纲化方法

📅 07-13 👁️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