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也贴合国家战略:原 “计划建设部” 纳入乡村振兴办公室、5G 共建共享办公室,既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政策,助力农村数字基建,又通过 5G 共建共享深化行业协作,降低建设成本,让企业发展和国家战略、行业生态同频共振,实现多方共赢。
三、治理与监督:让管理 “更透亮”
在治理监督环节,调整追求 “更集中、更高效”。纪检组监察室升级为纪检监察组,内审部撤销区域分部,监督架构更趋集中化,这样能让监督更精准、更穿透,提升风险防控效率;巡视工作办公室保留,持续深化内控合规,给企业稳健运营上 “保险”,构建 “精准监督 + 合规运营” 的治理闭环,保障企业发展不走偏、不出乱子。
四、党建与综合管理:拧成 “一股劲儿”
党建与综合管理板块,调整侧重 “融合引领”。原党组办公室(党群工作部 / 直属党委)升级为党建工作部,统筹党组宣传、党风廉政、直属党委等工作,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让企业发展有更坚定的方向指引;办公厅更名为办公室,整合党组 / 董事会办公室职能,推动综合管理协同化,减少内耗、提升效率 。
还有个细节值得关注,慈善基金会职能并入发展战略部(新增改革办、政策研究室),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规划,让企业发展既追求商业价值,又主动扛起社会担当,实现 “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双提升,让战略布局更有温度。
此外,据U学在线了解,中国移动此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有几方面意图。
一、聚焦数智化能力统筹,驱动技术创新变革
中国移动新设 “数智化部”,其意图明显,过往数字化职能分散于 IT 部门、科技公司及各业务单元,致使资源碎片化、协同效率低下。如今通过数智化部,能够将分散的技术力量整合,形成强大合力。一方面,为 5G 深化应用、6G 前沿探索筑牢技术根基,加速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另一方面,全力打造行业级大模型,推动 AI、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移动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华丽转身,在全球通信技术竞争中拔得头筹。
二、推进战略性重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从 2010 年前后起,中国移动陆续组建了众多专业公司,涵盖政企口、市场口、网络口等多个领域。但在后续运营中,专业公司逐渐暴露出与省分公司战略协同不畅等问题。此次调整,通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性整合,建立清晰的责任主体。例如,未来可能会依据市场需求,对研发力量进行重组,将上研、成研、苏研等围绕 “云、网、智” 紧密整合;或者对面向个人市场的咪咕、智慧家庭等业务进行深度联动。通过此类整合,减少内部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让专业公司与区域公司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打造高效的内部运营体系,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能。
三、分离市场销售职能,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在过去的运营中,市场统筹与销售拓展职责界限不够清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反应速度与客户服务质量。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推动市场统筹和销售拓展职责分离,构建战客、商客市场拓展组织体系。区域公司作为 “主战” 力量,更加贴近市场与客户,能够精准捕捉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变化。在面对个人客户市场时,可快速调整营销策略,推出贴合消费者需求的通信套餐、终端产品等;针对政企客户,能迅速响应,提供定制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如智慧政务、智能工厂方案等。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中国移动在全市场领域的响应速度与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分立政企与个人客户业务,深耕多元市场领域
将政企客户与个人客户业务分立,是为了更好地聚焦不同客户群体的特性与需求。对于政企客户,成立专门的政企事业部,整合资源,深入了解各行业需求,提供诸如 5G +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升级、打造智慧医疗方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等定制化服务,进一步挖掘政企市场潜力,扩大在政企数字化转型市场的份额。而对于个人客户业务,也能够集中精力优化服务,依据个人用户对通信、娱乐、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如优化家庭宽带套餐、丰富咪咕文化娱乐内容等,提升个人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两大市场板块的精细化深耕与协同发展 。
中国移动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是在通信行业迈向 “AI+” 时代、5G 与 6G 技术加速更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的主动求变。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技术创新、深耕市场领域,摆脱传统 “管道运营商” 的局限,构建 “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